
西鑒東韻
作為當代最具國際聲望的中國古董鑒定專家之一,身為西方人的Lark Mason一直用自己對中國藝術與文化的熱愛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
- 作者 昭文
- Photos Courtesy of Lark Mason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從1979年至2003年,羅梅生(Lark Mason)一直在蘇富比拍賣行擔任總鑒定師和中國藝術品顧問專家,同時還是在線拍賣業務的總監。他曾對溫莎公爵和杰奎琳·肯尼迪的私人藏品進行過估價,還曾擔任過紐約亞洲週協會的主席。
羅梅生最引起世人矚目的一次成功拍賣,是將一把中國古董椅賣出了超過一百萬美元的高價,這在當時刷新了歷史記錄,也讓中國古董在全球拍賣界擁有了更高的地位。「有人帶著一把中國椅子來找我,但這把椅子的設計完全是西式的。」羅梅生仔細地審視著這把椅子,發現拋去外觀,它的結構和工藝都是中式的,材料還使用了中國人喜愛的珍貴紫檀木。這些看似矛盾的結論引發了他更多的思考:這把椅子究竟是在哪裏製作的?為甚麼要做成這個樣式?
要想成為一名傑出的古董鑒定專家,所需的敏銳觀察力和縝密分析能力不亞於影視劇裏的大偵探,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風俗知識更是不可或缺。羅梅生在進入蘇富比之前,就在中國工藝和藝術領域鑽研多年,對中國古代家具尤其有研究。1988年,中國著名學者和鑒定專家王世襄先生曾邀請羅梅生前往北京,協助他翻譯耗費畢生心血的著作《明式家具珍賞》,而這把「來歷不明」的椅子,正是促成羅梅生此行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圓明園。」羅梅生分析:「清朝皇室將來自西方的顧問、科學家和數學家納入了他們的朝堂,他們在圓明園裏擺放一些西式家具是完全合理的。皇帝希望別人看到他是一個國際化的人,不是只知道本國的事情。」
羅梅生推斷這把椅子應該是由西方家具工匠設計,由清代宮廷造辦處裏的工匠們依據圖樣或實物製作了它,並在十八世紀中期把它放入了圓明園。正是羅梅生的這番推斷,讓這把椅子在隨後的拍賣中賣出了破紀錄的高價,也讓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王世襄老先生注意到了他。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