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袋里的建築和文化

一件唐代的古琵琶其精美的細木鑲嵌花紋流露出的經典和曠古時尚感激發了一位建築師的靈感去打造東方之美的品牌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從建築到家具,從造像到首飾,木材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材質。它堅固挺拔,能承托起廳堂樓舍;它溫暖柔和,具有強烈的可塑性;它質樸自然,任能工巧匠揮灑創作。充滿了如此豐富歷史與人文氣息的木材,早已被開發出無數可能,還有人能為它賦予新的創意嗎?「端木良錦」也許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鑲嵌洛神賦主題紋木作晚宴包

手袋裏的文化

「端木良錦」是一個誕生不到十年的時尚品牌,創始人祁天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後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學。木材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建築材料,從那時起便與祁天結了緣。除了鑽研建築,祁天還一直熱愛文化藝術,他自幼喜歡畫畫,還有收藏古董、工藝品的愛好。在開始研製木作手袋之前,祁天創辦的「端木良錦」品牌主業是為頂級的古董和藝術品訂製精美包裝盒。「端正的木材,優良的錦緞」,意思直白,卻清楚表達了祁天的創業理念,端正、優良是品牌蒸蒸日上的根本。

大約五年前,祁天偶然看到一張日本東京奈良博物館的展出海報,上面是一件琵琶,背面深棕色的底色上是淺色的方形和圓形花朵圖案,古樸典雅之中透著一種跨越時空與文化的美感。祁天查閱到,原來這是一件日本聖武天皇收藏的唐代琵琶,上面的圖案居然不是畫上去或印上去的,而是使用了一種在中國幾近消失的細木鑲嵌工藝。

細木鑲嵌工藝製作的唐代紫檀琵琶,藏於日本。

細木鑲嵌工藝盛行於中國隋唐時期,後因材料等方面的限制,在中國逐漸衰落,卻沿絲綢之路傳到歐洲,出現在了王室貴族的傢私上。如今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一些世界著名博物館中,以及私人收藏家的藏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些在數百年前打造的古董家具。工匠們在桌面和櫃門上用木材鑲嵌出的幾何和花鳥等圖案,線條紋理精美繁複,表面光滑如鏡,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相信是使用一片片細小的木片拼接出來的。

祁天在查閱資料後發現,細木鑲嵌工藝需要先將木材鋸成薄片,描畫上圖案,沿輪廓一片片精確地切割下來。再在一塊大木片上挖出相應形狀的槽,把之前切好的小木片鑲嵌進去,用錘子敲平,打磨表面,最後上漆。圖案越是複雜,需要的木片越多越細小,操作起來便越費時費力,需要工匠很大的耐心和精細的手工。學建築出身的祁天一直對木頭有著特殊的情感,他決定要把這項起源於中國唐代的古老工藝復興起來。

若要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此訂閱,謝謝!(若已訂閱,請登錄

This story is from Magnifissance Issue 103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