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色源本心
福藏一詞,在佛教中代表無比珍貴的寶藏,在江宜宣心中,這份寶藏是一顆善的種子,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沃土,自在生長出天然之美。
- 作者 昭文
- Photos Courtesy of Fuzang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最初得知福藏這個品牌,是因為看到一個醒目的標題「人這一輩子,五件衣服就夠了」。初見之下,既覺新鮮,又有些許疑惑。隨後,我們採訪了說這句話的人,她是福藏文化的品牌創始人江宜宣。面對我們好奇地詢問,她解釋說,這句話源於中國古代服飾的疊穿。春夏穿兩件長衫,到秋季添一件長馬甲,冬天就再加一件保暖的外套,足以走過一年四季。談話間,江宜宣的語調平靜淡然、不疾不徐,面孔上一直流露著一抹油然而生的微笑,我們也隨著她的講述安靜下來,慢慢走進了福藏所在的這一方禪意空間。
食之本味
如果說江宜宣「五件衣服就夠了」這份對衣著簡單舒適的態度,源於修行人打坐參禪生活的自然狀態,那對於食,她更像是孔老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的忠實繼承者。
江宜宣是四川達州人,兩千年時來到北京做起了服裝生意。五年後,在公司生意蒸蒸日上之際,她卻決定將其賣給合夥人,自己跑去北大哲學系上起了國學班。原來江宜宣大學學的便是哲學,別人看來的棄商從文,在她看來更像是「返本歸真」。那段潛心求學的歲月裏,她不僅讀了「萬卷書」,也行了「萬里路」。中華大地,從宋代的禪院,到唐代的街巷;從江南水鄉,到敦煌大漠,處處留下了她虔誠的身影,也成為孕育「福藏」品牌的精神養份。
2011年,回到北京的江宜宣創辦了「福藏文化」,在一處朝陽區的文化創業園內安家落戶,打造出一方從衣、食、住、行都深藏中華傳統人文思想和情致的禪境空間。說是「福藏文化」,卻更像是在傳遞一種生活方式。「我不做束之高閣的收藏品,我做實用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在活生生的狀態中找尋生命價值的延續性。」也正源於這份理念,江宜宣將「福藏文化」打造成了一座待客接物的「茶室」和「饞堂」。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