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之間的詩畫之美
中國傳統色的春夏秋冬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在古代的中國人眼中,世間繽紛的色彩是充滿著詩意和浪漫的。它源於自然的天地萬物,是春風中搖曳的夭夭桃花,是夏雨過後泛起天青藍的雲朵,是秋日裏田間金黃翻滾的麥浪,是寒冬中如水墨染就的田野遠山。
伴隨一年四季的時光流轉,中國人將天地造化中的詩意色彩浸潤到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它是山水畫卷上的錦繡青綠,是晨曦的紅,暮山的紫,梔子的黃;是綢緞衣衫上光潤的深緋、淺青、藕荷、銀紅;是江南水鄉的青瓦白壁,又是宮廷建築中的紅牆碧瓦。
這便是中國的傳統色彩,它採擷自大自然那精妙入微的瞬間變化,意韻天成;在文人墨客的文字、畫筆詮釋之下,令我們日常平淡的生活散發出絢麗爛漫的光彩。下面就請跟隨《品位》的腳步,走進這由中國傳統色渲染的一年四季,從詩詞古物中找尋關於色彩的恆久之美,它們依然存在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歷經千年,美好如初。
春之嬌嬈:粉紫間草綠

清代光緒年間綠地魚龍圖花式瓶,全器施檸檬綠釉,青綠色的五爪祥龍遨遊紫雲之間。清新的綠色與優雅的粉紫在空間中交織出充滿生機的氛圍,令人備感愉悅和活力。

夏之明麗:天藍點明黃

清乾隆年間黃釉粉彩八卦如意轉心套瓶,瓶面施明亮黃色底釉,釉面上針刻繪出錦地花紋,施以藍、白、紫、粉綠、深綠、橘紅等彩釉,紋樣佈局錯落有致。明麗的鵝黃與清爽的海天藍讓空間既安然寧靜,又有耀眼的亮點。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