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手
走進蕭邦位於瑞士的傳奇工作室,見證大師工匠們創造珍寶的歷程
- 作者 昭文
- Photos Courtesy of Chopard
創立於1860年,蕭邦在其近兩百年的工藝生涯中,以對鐘錶珠寶行業傳統工藝的保存和技術上的不斷精益求精而著稱,屢屢以充滿巧思的設計和無可挑剔的工藝受到業界的矚目和讚譽。如今在品牌聯合總裁Caroline和Karl-Friedrich Scheufele的推動下,閃耀珠寶和鐘錶誕生的幕後功臣——蕭邦工坊中的大師級工匠們走到臺前,向公眾介紹展示那些一直以來備感神秘的高超工藝。
在蕭邦位於瑞士的工坊中,從繪製草圖開始,到3D建模、塑形、製作、寶石鑲嵌,每一個步驟都有經驗豐富的工匠坐鎮。Caroline Scheufele自己則從童年起就對寶石充滿熱情,如今擔任起了為每件作品親手挑選寶石的工作。
大明火琺瑯是頂級的腕錶裝飾工藝,也是蕭邦一直引以為傲的品牌特色之一,Christophe便是蕭邦錶盤上那些精美生動的琺瑯畫作的創作者。他畫筆下的生物被賦予了生命的氣息和優雅的姿態,每件皆需要層層繪製、燒製,不僅需要嫻熟的繪畫技藝,還要對琺瑯技術的專業知識了如指掌,洞悉不同的礦物顏料會在甚麼溫度下融化,以保證燒製後的準確、細緻和平整,最終將腕錶錶盤的方寸之地變成揮灑藝術的廣袤天地。
十九世紀時,一種名為Fleurisanne的雕刻工藝曾被用來裝飾腕錶的機芯,後來逐漸被人們淡忘。Karl-Friedrich Scheufele於前些年復興了這門技藝,雕刻大師Nathalie用手工將Fleurisanne雕刻工藝雕琢出的花卉圖案裝飾在蕭邦限量版腕錶的機芯上,讓原本精密無比的機芯每一枚都化作獨一無二且無法複製的藝術品。該限量版系列共有八枚腕錶,需要花費一整年的時間來製作。
陀飛輪是腕錶機芯的頂級複雜功能之一,蕭邦1996年推出的首個版本超薄自動上鏈L.U.C Calibre 96.01-L機芯,配備了Chopard Twin技術,擁有兩個發條盒和一個微型擺陀,在當時堪稱業界創舉。如今升級版的L.U.C Calibre 96.24-L機芯採用蕭邦首款飛行陀飛輪,保持了體積的纖薄,還配備上了專利精密結構,是蕭邦及其工匠團隊一如既往地將藝術、設計和精湛技藝融為一體的典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