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culture_chinese-charactor

漢字的故事

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遺產和傳承中,沒有任何東西比人類語言更重要。而所有現有語言中,漢字流傳最為久遠。在今天世界上大部分書寫語言中,漢字這種圖象文字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古代書寫系統也是使用圖象,如埃及象形文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但它們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消失了。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漢語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人們曾使用結繩記事。這種原始的寫作形式叫做「奇普」,是古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也被夏威夷本土人廣泛使用。

考古學家認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可追溯到中國青銅時代,是圖像文字,刻在龜殼和動物骨頭上用於占卜。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發現了甲骨文。他在患病期間發現草藥中有一種叫「龍骨」的成份上刻了些特殊圖象。他認定其上文字是比籀文更加古老的殷商遺物,並開始重金收購有字甲骨,至光緒二十六年春,共收集到1,500片左右。

目前大約發現了15萬片甲骨,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在其中的5,000個甲骨文字中,語言學家和考古學家能夠解讀1,500到2,000個圖像文字。

有字甲骨
有字甲骨。

如今,語言學家一致認為,中國官方書寫系統是在黃帝時代形成的。傳說有一天,黃帝讓重瞳史官蒼頡發明一種書寫系統,以取代結繩記事這種低效率的記事方法。蒼頡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了「鳥跡書」。這些象形文字經過歷朝歷代演變成今天的漢字。比如,倉頡通過觀察一個人在陽光下的影子,創造了「人」這個象形文字;由動物在地面上的足跡,創造了「爪」這個字。倉頡造的象形文字經由黃帝授命,成為中國第一個官方漢字,在天下迅速傳播,成為當時中國人的標準文字。

若要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此訂閱,謝謝!(若已訂閱,請登錄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