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力量

主編寄語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長久以來,作為一本高端生活雜誌,我們希望能為讀者傳遞高品質的生活方式。與當下潮流所側重的物質刺激享受和消費慾望不同,我們對品質生活有著不一樣的定義。真正的品質應該經得起時間的打磨,呈現出永恆的美感,令擁有者在日常與之相處的過程中獲得愈來愈舒心、愉悅的感受。

在這段居家的日子比以往都漫長的時刻,我們想到了「自然的力量」這一主題,希望大自然的廣博能彌補大家因生活空間被壓縮而帶來的缺憾,更希望自然那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能幫助大家獲得身心上的平衡和健康。事實上,綠色風潮早已在近些年席捲各個領域,從有機食品,到各種純天然的護膚品和家居用品,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天然飲食和物品對維護健康的作用,越來越感受到自然所擁有的神奇巨大的力量。

即便在科技相對發達的今天,人類在自然面前依然無比渺小。她孕育天地萬物,日月交替、四季更迭,彷如冥冥中一位具足大智慧的尊者,信手一揮,便演化出山川河流、星空海洋、山巒叢林,讓繁複多樣的物種在其中繁衍生息。也許隨著工業和電子時代的到來,批量化的生產方式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以及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讓我們有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可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各種災害的頻發,以及每個人都深陷其中的如機器一般快節奏、高頻率的生活方式,又帶走了多少曾經的健康和快樂。

當我們再無力去感受清晨鳥兒的歡鳴,去體會拂面微風的柔情和花朵泥土的芬芳,也就與自然漸行漸遠了。那曾經傳統的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方式似乎無法再融入時下,只能成為人們心中永遠嚮往的田園詩和桃花源。我們變得像是與母親失散的孩子,即便擺在面前的衣食富足,可心卻找不到那份溫暖和安全。

當我們開始策劃「自然的力量」這個主題時,最初是忐忑的,我們不知道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還能有多少人依然在堅守「順其自然」的生活。結果卻是驚喜的,我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找到了自然生活方式的代表。

我們看到了將日本傳統靛藍染技藝帶到美國的藝術家Rowland Ricketts,他在自己的農場中種植槐藍,耗費近一年的時間發酵沈澱,來獲得那始於古埃及時期,一直流傳至當代潮流牛仔布料上的靛藍染料。那一抹藍,在多姿的濃淡變幻之間,展示著自然造物的神奇和美妙。

我們跟隨著攝影師陳帆的鏡頭,在一幅幅如畫的風景中,走遍了中華大地的二十四節氣。體味到了順天應時的農耕生活的煙火氣息,更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相諧相和時的暢然與溫情。

我們走進日本花道大師Hayato Nishiyama的插花世界,那廣闊的自然彷彿收入了一手一器的方寸空間,從一花一葉中領悟出生命的奧妙,不著痕跡地綻放在數日的光陰之中。

我們以中國美食古籍為靈感,親手製作了五道以花入饌的菜餚,與屈原大夫同「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中也有孔老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驀然發現原來自然才是真正秀色可餐,它的味道蘊藏著千年文化,餘韻雋永悠長。

最終,我們感到非常慶幸,儘管我們隔離在鋼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中,自然卻從未遠離我們。她的智慧,她的能量始終都在為我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身心給養,只要我們願意放慢匆忙的腳步,多給一點與她貼近的時間,就會感受到這份回歸自然的力量,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更有幸福感。

這個故事出自《Magnifissance》102期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