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永不褪色
一位美國藝術家,將日本傳統的靛藍染工藝,以有機田園的方式延續下去。
- 作者 瑞晨
- Photos Courtesy of Gabriela Herman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他吃自己種的莊稼,還用天然的染料染布,這讓我大開眼界。」
靛藍染是傳統染色工藝中,歷史最久遠,最富傳奇色彩的一種。它是古埃及法老御用織物上的花邊,是荀子所說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歐洲人眼中來自東方的珍寶。來到現代,丹寧布(Denim)的誕生讓靛藍成為永恆的流行色,一身舒適的牛仔衣色彩會隨著時間慢慢改變,成為穿著者獨一無二的專屬品。
也許現在北美大街上身著牛仔褲的人們,不會想到這再熟悉不過的藍色,背後竟有如此久遠曲折的故事。尤其在化學染料發明後,牛仔褲經典的靛藍色大多已不是來源於天然的植物,染色過程完全是工業化的操作。然而,這表面看來的「進步」,背後卻失去了傳統染色工藝帶來的手工感和獨特性,還有化學物質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