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寄語: 平衡之美
在電影《獅子王》中有這樣一幕,老獅王木法沙面對生生不息的非洲大草原,對懵懂的小獅子辛巴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關於他所說的平衡,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一個古老而又久遠的本源概念,千百年來影響著哲學、美學、處世、養生等幾乎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它體現在中國文化中的陰陽五行之中,進而延伸至建築、服飾、中醫;它深藏在西方的藝術人文之中,造就了恢弘對稱的宮殿教堂和不朽的藝術傑作。而在當下,人們更需要掌握平衡的藝術來達到內心的愉悅和健康的生活。
本期我們邀請大家前去中國傳統建築的平衡空間,體味其中的天圓地方、曲直有序、調和適度的中庸之道,以及五行均衡的配色和依山傍水的自然情懷。如果不知道如何將這些古老的理念運用到現代的居住空間中,那建於日本京都的Sowaka酒店便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這座位於現代都市中的古老庭院建築,將傳統格局與現代家具和設施結合,讓住宿在此的旅客身心享受到來自歷史與文化的滋養與撫慰,得到休憩放鬆。
這種來自空間的平衡感,在家中也可以輕鬆地營造出來。溫哥華的molo工作室,用柔軟的紙質家具讓充斥著混凝土、木材和金屬的硬質空間溫柔且精緻起來,更可以讓使用者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找到獨屬於自己的平衡感。時尚品牌RIANNA + NINA的兩位創始人則在新舊之間找到了自己的平衡,她們在設計服裝時經常會從古董服裝和古老的手工工坊中尋找素材和靈感,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美麗服飾和面料。
卡耐基曾說:「人與人之間需要一種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樣。」在這個親情、友情愈加彌足珍貴的特殊時期,我們可以邀約數位好友小聚,在紐約精品茶店Tea Drunk的老闆Shunan Teng的建議下,品上一壺真正的好茶。品茶時,還可以聽美國飛天大學的章天亮教授,為大家講述一系列精彩的歷史故事,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太極圖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的運行規律,了解古老的東方智慧,從而對我們的人生做出正確決策;也可以從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歷史名人的故事中學習「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處世哲學,讓自己在這個紛亂的世界中能自如地處理周圍的人際關係。
在東、西方美學中,平衡皆是一種至高的創作追求,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對於從事「石頭平衡」藝術的Peter Juhl來說,達到平衡即是作品完成的時刻,當一疊石頭如突破了地心引力般,以似乎完全不可能的方式矗立起來,他的內心充滿了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愉悅和滿足感。
同樣沉浸在自己藝術世界中的還有在「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中獲得金獎的舞蹈演員楊美蓮。她在比賽中呈現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突破了以往大家對這一人物的悲劇印象,展現了這位傳奇女性大度無私的一面。表演中她採用久已失傳的中國古典舞身法「身帶手,跨帶腿」,以由心而發的,剛柔並濟、細緻入微的演繹,讓舞蹈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打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展現出中國古典舞中獨特的陰陽圓轉的平衡之美,以及由此帶來的高超技巧和豐富表現力。
曾有人說,平衡,是人生最美的狀態。平衡不僅僅意味著感官上的舒適和享受,更代表著人生的一種境界。它可以體現在道家思想的「怡然自得,天人合一」,也可以是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恕之道。《中庸》中有雲:「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當達到平衡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萬物便生長繁育。而對於生活來說,平衡往往意味著處於最安穩、適宜的狀態,是我們本該就在那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