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112

主編寄語: 東西合璧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1700年1月7日,當太陽王路易十四身穿中國袍服,乘坐轎子來到主題為「中國皇帝」的新年筵會時,在其後歐洲的一百年間,來自東方文明古國的優雅精緻喚醒了王公貴族們對另一種從未見識過的美與生活方式的向往,從絲綢、茶葉到杯盞、家具,「中國風」成為當時歐洲上流社會最盛行的潮流。

issue 113

同一時期,歐洲領先一步的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也如魔法一般吸引著地球另一端的一位偉大君主——康熙大帝。他匯聚當時一流的漢滿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編纂浩大的《律歷淵源》,並在宮中開設自然科學講筵,向皇子、大臣們講授天文歷法、算學、樂律等。來自歐洲的傳教士身著清廷欽差大臣的衣冠站立在渾天儀旁,成為康熙年間最具特色的一道風景。

issue 113

歷史上這段東西方兩位最偉大君王間惺惺相惜的因緣際會,開啟了地球上東西方古老文化的奇妙碰撞與對彼此的憧憬。直到今天,這份化學反應依然強烈而綿延,不斷激發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創作靈感。本期《品位》將帶領大家從北美到日本,從歐洲到中國,再到南美熱帶雨林,一路領略東西方文化藝術在數百年的相遇相融後,於當下所帶來的種種美妙的體驗和創造。

issue 113

在歐洲大受歡迎的英國地毯設計師Wendy Morrison,其設計靈感和秘訣來自遙遠東方的道法自然。位於洛杉磯高端社區日落大道旁的一棟具有意大利托斯卡納風格的宅邸內,房主用許多具有東方元素的裝飾品、手繪壁紙等彰顯著自己不凡的品味。享譽國際的巴西珠寶設計師Silvia Furmanovich用令其驚歎的於日本明治時期王室女子使用的手織絲綢,結合隱藏在亞馬遜雨林中的獨特工藝,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高級珠寶。另一位英國獲獎金銀器匠人Wayne Meeten從中國太極中受到啟悟,從而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也將自己對道的領悟一錘一錘打造進了其作品中,彷彿為金屬注入了恆久的生命。為白宮佈置花卉裝飾的紐約著名花藝師Emily Thompson將日本花道中對生命的尊重和留白的藝術融入作品中,創作出和目前大多西方插花截然不同的呈現方式。

issue 113

這種奇妙的碰撞不僅表現在設計和工藝上,同樣體現在飲食上。生長在美國的日裔企業家Ann Soh Woods用生長自肥沃火山土壤的日本熊本大米釀製出在美國屢獲大獎的Kikori大米威士忌,其口感清亮溫潤,保留了大米的清香,也將日本傳統──真誠熱情款待他人的「Omotenashi」精神透過馥郁的威士忌傳遞給西方人。

issue 113

總部設在紐約的神韻藝術團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中國古典舞和古典音樂藝術團,其悠揚細膩的東方樂器與西方恢弘管弦樂演奏出的純善純美的樂音,將東方傳統音樂旋律與西方的合聲完美結合,拓寬了古典音樂的疆域。本期我們特別邀請了指揮陳纓女士,來為大家揭秘,神韻究竟是用何種方式讓東西兩種不同的音樂體系和各具特色的樂器達到如此珠聯璧合的演奏效果。

issue 113

遙想當年,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從長安出發,歷時十一年開拓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當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遊記》為西方人打開了一扇充滿異域世界風物世情的窗口,關於東西方彼此之間的憧憬和牽絆便在千年的時光中綿延不息,更在康熙大帝和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推動下,讓雙方輝煌璀璨的文明之光得以交相輝映。西方文化的嚴謹精確,東方文化的溫潤悠長;西方人文主義的仁慈博愛,東方道法自然的瀟灑飄逸;西方騎士精神的英勇無畏,東方士大夫精神的儒雅灑脫;以及衣著、美學、飲食等各個方面,在數百年的光陰中以包容並蓄、互通有無的方式相互碰撞和影響著,不斷拓寬著彼此的視野與思維,啟迪著無窮的創造與靈思,直到今天依然在以種種美好的方式提升著我們的生活品質,帶來感官上的享受和心靈上的滋養。

issue 113

如今前往臺北故宮參觀的遊客,依然可以看到那裏珍藏著一封當年路易十四親致康熙大帝的書信。儘管因為種種原因這封信康熙大帝沒有看到,但古老中國和歐洲文明長達百年的文化交流,為各自科學、文化、藝術等方方面面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那種來自不同文化之間的全新視角可以在人們面前呈現出一副更絢麗完善的圖景,幫助我們以更寬闊的胸懷去發現、接納和創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從而讓生活更加豐富充實、多姿多彩。

這個故事出自《Magnifissance》113期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