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vet-atelier Archivio Tessitura Bevilacqua-1](https://zh-tw.magnifissanc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1.jpg)
威尼斯的天鵝絨
在水城威尼斯,最迷人的不僅有那湧動在街巷間的粼粼碧波,更有蕩漾在天鵝絨上的華光異彩,隨古老織機的穿梭聲綿延不絕
- 作者 瑞晨
- Photos Courtesy of Tessitura Luigi Bevilacqua
「當你進入Bevilacqua的大門,就像是一步踏回了過去。」
——Rodolfo Bevilacqua
天鵝絨那精緻細膩的質感如天鵝般優雅和高貴。在歐洲十三至十六世紀,這種表面泛著溫潤光澤的絨面織物一直是權利、財富和品位的象徵。走進現在的博物館,那些栩栩如生的古典肖像畫中,從國王到貴族的華服,再到身著深紅色天鵝絨長袍的紅衣主教,無不展示著這種華麗面料獨特的尊貴氣質。
最初的天鵝絨是由手工織就的。在意大利威尼斯,天鵝絨織造業在十六世紀曾繁榮鼎盛,有記載稱當時該地區最多約有六千台織機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著,以滿足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乃至全歐洲上流社會的需求。
![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3](https://pin-wei.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3.jpg)
如今的威尼斯,僅有一家織造工坊仍在堅持使用十八世紀的織布機手工製作著天鵝絨面料,這便是成立於1875年的Tessitura Luigi Bevilacqua,而關於Bevilacqua家族織造天鵝絨的歷史則可以追溯至1499年。數百年來,這家工坊一直是梵蒂岡的官方供應商,它織的天鵝絨被製作成國王、王后、教皇、主教們的禮服,也懸掛在白宮的橢圓辦公室中。著名的好萊塢影星格蕾絲.凱麗、伊麗莎白.泰勒都曾穿過Bevilacqua的天鵝絨,許多頂級時尚品牌也曾與其有過合作。
《品位》特別邀請工坊創始人Luigi Bevilacqua的曾孫Rodolfo Bevilacqua,講述這個「天鵝絨家族」得以維繫數百年的秘密,及如何將天鵝絨織造這項寶貴工藝遺產傳承保存的幕後故事。
博物館般的紡織工坊
走過古老的石板路街道,來到一座兩層的典型威尼斯建築前,它的一樓正是Bevilacqua工坊——一處更像是博物館的地方。「當你進入Bevilacqua的大門,就像是一步踏回了過去。」Rodolfo滿懷自豪地望著室內從地板到天花板陳列著的多達3,500種面料,它們記錄著工坊從十五至二十世紀的所有設計成果。更引人矚目的是那二十臺十八世紀的木質織機,上面依然懸掛著織線。據說機器工作時那沿兩條主要經線運行的方式,其機械原理來自於達芬奇的畫稿。
![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4](https://pin-wei.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4.jpg)
「紡織就像演奏音樂。」Rodolfo告訴我們,在拿破崙征服威尼斯之後,他們曾在1806年關閉了工坊。直到數十年後,Luigi Bevilacqua搶救了這些古老的織機,讓今天的人們依然可以繼續看到並使用它們。這不僅保護了一份家族遺產,更是對威尼斯文化遺產的搶救。「我們有非常豐富的(織物樣品)歷史存檔,從拜占庭風格到裝飾藝術風格。客戶經常會從這些保存的樣品中挑選,然後我們根據客戶的選擇設計出新的古典或現代風格的面料。」
目前威尼斯的其它面料工坊都已經放棄了手工製作天鵝絨,因為工藝太難,速度也太慢,但對Bevilacqua家族的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門製作精美面料的生意。「紡織是一門藝術,藝術就不能追求速度。」Rodolfo說:「我們是在創造一件藝術品,而不是一塊面料,我們在保留傳統。」
Bevilacqua工坊最近剛為德國的德累斯頓王宮完成了一個項目。這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宮殿建築,曾在二戰時毀於戰火,之後經歷了漫長的重建過程,其中包括修復裝飾牆壁的天鵝絨。德累斯頓王宮只為Bevilacqua工坊提供了一些古老的天鵝絨碎片,工匠們對這些碎片的製作工藝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發現它們與現在的編織方式並不相同。為了能製作出與王宮舊有天鵝絨一致的作品,Bevilacqua工坊甚至特製了兩臺十七世紀的織布機。
![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6](https://pin-wei.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6.jpg)
鑽研完工藝,準備好工具之後,Bevilacqua工坊的大師級織工們又花費了整整五年時間,才最終完成了德累斯頓王宮訂製的750米深紅色手工天鵝絨面料,平均每天只能織出25釐米。「當我們去參觀修復完成的宮殿房間時,真是感覺太棒了!」Rodolfo興奮地說:「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為我們帶來太多的滿足感。」
世間最頂級的面料
Bevilacqua工坊最負盛名的面料是Soprarizzo天鵝絨,這是一種令人歎為觀止的精美紡織品,在文藝復興時期曾明令禁止能紡出這種面料的織工離開威尼斯,以防止將它的製作工藝洩露出去。Bevilacqua工坊正是這種傳統工藝最正統的傳承者,「我們年輕的織工們都來自威尼斯藝術學院,但他們只有在我們這裏才能真正學到這門技藝,沒有學校可以教你紡織出Soprarizzo天鵝絨。我們的工藝依然和過去一樣,都是父子相傳的。」
![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5](https://pin-wei.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lvet-atelier-Archivio-Tessitura-Bevilacqua-5.jpg)
Soprarizzo天鵝絨只能採用手工編織,由兩層纖維組成,底層的棉吸收光線,頂層的真絲反射光線,有時還會將閃耀的金線紡織進去,成品那在不同光線下微妙變幻的光澤宛如平靜水面上閃過的粼粼波光,華麗繁複中不乏深邃的歷史感。紡織這種珍貴的面料需要極度的耐心,在開始之前,先要將一根一根的絲線安置好,絲線竟多達15,000根。在絲線準備好之後,便是一個漫長重複的勞作過程,根據面料圖案的複雜程度,最嫻熟的大師級工匠每天也只能織出數十釐米長的Soprarizzo天鵝絨。「紡織是人創造出的藝術。」Rodolfo說,對紡織藝術的珍愛之情讓他的家族在過去五百年中對這項事業始終不離不棄。
「我們家族的下一代也理解我們正在保存歷史,他們有很大的責任。」除了Bevilacqua家族,傳承這種珍貴紡織技藝的重擔還肩負在工坊七位紡織大師身上,儘管沒有人再去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但放眼全球也只有威尼斯可以繼續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這裏有他們的根。「威尼斯的天鵝絨華麗、完美,有著最高超的技藝。」說話間Rodolfo充滿自信,這份自信源自幾個世紀以來,威尼斯的工坊一直以最嚴格卓越的標準來製作天鵝絨。「這就是威尼斯天鵝絨如此完美的獨門秘籍,至今仍然存在於我們的基因中,我們的血脈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