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凈的畫中世界
用古老的技法繪製出溫暖寧靜的世界,在Colin Fraser的畫作中,明媚的陽光、柔和的清風是那樣細膩真切,彷彿照耀和吹拂過了心靈
- 作者 昭文
- 摄影师 Colin Fraser
「藝術的意義不在於有形的東西,而是超越於此,在情感和精神層面去打動人心。」
——Colin Fraser
在西方,蛋彩畫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法,盛行於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需用蛋黃或蛋清來調和顏料,然後繪製在表面敷有石膏的畫板上。到十六世紀之後,蛋彩畫逐漸被油畫取代,如今由波提切利、喬托、達芬奇、提香等當年的藝術大師繪製的蛋彩畫,往往被視為最珍貴的藝術品,珍藏在全球最著名的博物館中。
大約四十年前,一位蘇格蘭教師移居到了瑞典,也許是那不同於英倫的原始蒼涼的北歐風光激發了這位教師潛藏已久的想當畫家的心願,他選擇辭去工作,開始專心進行蛋彩繪畫創作。如今他的名字Colin Fraser已經廣為人知,尤其是他繪製的蛋彩靜物和風景作品,細膩清透,有著一股獨特的當代繪畫少有的令人內心安寧下來的力量。
永恆的瞬間
Colin如今依然記得自己第一次被一幅畫作的美所打動的時刻。那次他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國家博物館參觀,在一面高度差不多有25米的牆壁上,只掛著一幅一呎半見方的小畫,那是維米爾的《擠奶女工》。「它似乎只能單獨被掛在那裏,因為任何其它作品和它放在一起,都會變得像不存在一樣,這太不可思議了。」Colin介紹說,其實維米爾同時代的畫家大多數都是類似的風格和技法,但維米爾就是做到了讓自己的作品從中脫穎而出。
「維米爾的畫在表達真正的優雅與美上達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層面,他使用顏料的方式也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當時看到那幅畫證實了許多我已經在思考的問題。」儘管當代藝術家中仍然有一些掌握著高超繪畫技巧,並願意準確塑造景物的寫實派,但他們的作品卻未必擁有文藝復興時期作品那種觸動人心的深度和力量。「許多寫實繪畫,你從中看到的只是技法,像是畫家在炫耀說:『你看我畫的毫無破綻吧!簡直跟照片一樣。』但問題在於那其中沒有生命和靈魂,他們只是關注於技法,把東西畫出來,卻是死氣沉沉,毫無內涵的表達。」
相比之下,Colin的畫非常不同,他的畫面不僅準確表現出了某個特定瞬間裏那些景物的色澤、質感、狀態等細節,更令人感覺那似乎是過往與未來無數時間點的疊加,直至永恆。以他的畫作《西風》(Westerly)為例,風吹起椅子上的襯衫,畫面似乎是靜止的,但當你望著畫中那件被風吹起的襯衫,卻感覺它在飄動著,隨之而來的還有陽光照射在皮膚上的溫暖,風拂過髮梢時的溫柔,仿佛正在一個美好的週末開心地野餐,或是悠閒地漫步於午後的花園中。那些過往經歷的美好愜意,對未來的希冀期盼都會湧上心頭,再化作一抹會心的微笑。
「藝術的意義不在於有形的東西,而是超越於此,在情感和精神層面去打動人心。」雖然蛋彩是一種古老的、正在逐漸被遺忘、又難以掌握的繪畫技巧,但Colin發現這種被大多數當代畫家摒棄的技法恰好是最適合他的,也是表達他內心藝術追求的最好媒介。這種用蛋液調配出的半透明顏料,需要用細小的筆觸點點重疊、交織暈染、繁複繪製,這給予了創作者用更沉浸、更深入的方式去表達畫作深層意義和美感的機會,去用心感受所描繪對象的美,它們的故事,從而將那些情感和美好以更富有層次和深度的方式表現出來。
Colin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早晨,他在畫展上遇到了一對來自瑞典的夫妻,「他們就那麼站在我繪製的那幅我瑞典老宅的風景畫前,然後流下了眼淚。他們告訴我,畫中的那個地方對他們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然後就買下了它。如果只是用了一些取巧的技法,我認為是無法令那對夫婦如此感動的,他們一定是從其中找到了屬於他們的記憶。」
破解蛋彩
Colin從上世紀八十年初開始進行油畫和水彩畫的創作,曾在倫敦皇家水彩畫協會和皇家學院夏季展上展出過作品。但他逐漸發現在繪製水彩畫時,如果經過多次的水洗和罩染,顏色會變得灰暗。「我需要一些能創造更多深度的東西。」Colin開始去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蛋彩畫是最難的繪畫技法之一,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至古埃及。但當代已經沒有關於蛋彩畫的系統教程,甚至美術用品商店裏都買不到相關的材料,Colin只能自己去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