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流韻香雲紗
有這樣一種絲綢,穿著在身上僅憑摩擦時發出的聲響便令人為之著迷,好似在奏響一曲對自然與大地的頌歌
- 作者 瑞晨
- Photos Courtesy of Noir Mud Silk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第一次聽到它的聲音,我立刻就被迷住了,真是太迷人了。」如今說起與香雲紗結緣的一刻,Marcella Echavarria依然興奮不已,雙眼閃閃發光。
那是Marcella在去北京的一次旅途中,餐廳裏昏暗又安靜,一位女士走了過去,Marcella聽到她的褲子發出了一種奇妙的織物擺動摩擦時發出的聲音。「那種面料與我之前見過的都不一樣,光是聽它發出的沙沙聲,我就怔住了。」
後來,Marcella知道那種面料名為「香雲紗」,是一種古老、工藝獨特的真絲面料,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令Marcella感到驚奇的是,與印象中纖薄脆弱、珍貴精緻的真絲不同,香雲紗的質地是堅韌厚實的,而這種獨特的質感是源於它製作過程中使用了天然植物染料和泥土。「香雲紗是堅韌與詩意的交織,它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質地色澤在堅韌質樸中不乏精美,穿上它就像穿上了一首詩。」
泥土中誕生的絲綢之王
中國嶺南地區古法製作的香雲紗,又名「莨紗」,是用薯莨和河泥將絲綢染製而成的。傳統的香雲紗織造,要先將絲綢布料放入薯莨汁中反覆浸泡晾曬三十次,才能讓原本輕薄的絲綢變得堅韌厚實。在這個過程中,布料的顏色也會從乳白慢慢變成紅棕。浸染完成後,再將布料拿到野外覆上河泥,這一過程中不能接觸陽光,否則會影響河泥中的化學成分與薯莨汁中的成分發生反應,所以工匠們只能在凌晨時分摸黑工作。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相關文章
點亮自然之光
一塊塊在歲月和自然雕琢之下充滿故事的漂流木,經燈具藝術家Kim Land的雙手化作一件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出世奇珍
他曾是一塊流落塵囂的和氏璧,被層層粗礪的岩石包裹,無人識得其中的寶玉。最終拯救和發掘他的不是那傳說中堅貞的玉匠卞和,而是他自己的本心
自在禪心釀寶珍
觀賞陳智權的珠寶作品,宛如矗立在中國古花鳥畫前,那源於自然的生機與靈動、禪意與靜謐,彷彿觸手可及
東西方音樂的完美結合
當神韻藝術團中那悠揚細膩的東方樂器,與西方恢弘的管弦樂,交相輝映地演奏出純善純美的樂音,源自靈魂深處的感動自觀眾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