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寄語:新年氣象 尋珍東方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送走了公曆新年之後,我們迎來了對中國人來說一年之中最盛大、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大年。這一天也叫歲首,是萬物復蘇的第一天,一元初始,萬象更新。農曆曆法是千年來中國人反映自然變化的農耕智慧,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完美表達。無論在歷史上,還是今天,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也是一種對來年風調雨順、平安豐足的祈福。
在本期中,我們希望能將這份綿延數千年的歡慶與祝福分享給大家,並從中國流傳千年的傳統藝術和人文精神中去尋找一份對未來一年的美好期許。
我們以中國傳統神獸等吉祥圖案為靈感,為您精心準備了為親友送去祝福的禮品清單,並放置在素有「皇帝的玩具箱」之稱的中國傳統家具「多寶格」中,願這些「寶物」能為您的親友帶去一份來自東方的吉祥如意。
水墨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藝術形式,那瀟灑多姿的筆墨,在喜慶歡樂之餘帶來一份雋永深長的回味。畫家侯憲堂用他獨創的筆墨皴法,營造出一片心中的水墨桃源仙境。畫面中那構圖比例誇張的巨大山體,彷彿將觀眾帶入其中,暫時脫離現世鋼筋水泥的枷鎖,與中國古代的隱士高人們,坐臥在花前樹下品茶弈棋、誦經論道,枕石而臥、餐松飲澗,於一片畫中的世外山水、仙家洞天中無憂無慮地遊歷四方。
收藏鑒賞家戴東尼則將引領我們進一步探索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氣韻精神,以及我們生活中可以借鑒的美學與智慧。作為收藏世家的第四代傳人,那些看似高深的「以形寫神」、「留白」、「寫意」等關於中國書畫的「關鍵詞」,在戴東尼的解讀之下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展露出那歷經千年未曾褪色的容顏。
隱居於一處寧靜稻田鄉村中,臺灣雕塑家蔡育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獨闢蹊徑地將中國傳統水墨精神呈現在他的現代金屬雕塑之中,並將儒、釋、道三家思想所匯聚而成的心流能量注入了作品之中,讓冰冷堅硬的金屬擁有了不一樣的溫度和靈魂,以古老的東方智慧打動了來自北美與歐洲等世界各地藝術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心靈,也在2023年倫敦藝術雙年展上一舉榮獲大獎。
神韻藝術團舞蹈演員范徽怡,在「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的舞臺上,以身姿為筆墨,舞動出唐詩宋詞中那雋永深長的美妙意境。世界各地的觀眾們也將會在2024年的「神韻」全球巡演中領略到神韻藝術團獨有的、曾經失傳的中國古典舞身法——「身帶手,胯帶腿」那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舞臺表演。范徽怡告訴我們,這是一種沒有捷徑,需要演員日復一日勤學苦練才能逐漸實現的技藝,而給予她克服所有疲憊和困難的力量竟是源於一種古老的佛家修煉大法。
面對著當下紛亂擾攘的世界,面對著可能面臨更多挑戰的未來一年,在中國新年之際,我們希望本期這些藝術家們的作品和故事,所詮釋出的中國文化特有的古老智慧可以給今天的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和力量,從而能以更超然樂觀的心態踏入一段新的旅程。祝大家在中國龍年裏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