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的新生
以雙手為古老的工藝賦予當代的氣息,柔軟的布料在針線與染液間不斷汲取著力量,獲得新生
- 作者 Cherry Chen
- Photos Courtesy of Lin Fanglu
2021年,享譽國際的LOEWE基金會年度工藝大獎獲獎名單中出現了一位中國女性的名字——林芳璐,奪得大獎的作品《SHE》是一件六米長、三米高、半米多厚的大型纖維藝術品,在來自世界各地眾多藝術家的作品中顯得如此醒目和獨特。印象中柔軟的棉布在細密的縫製和捆扎處理之下,呈現出宛如雕塑般立體豐富的肌理感,如雲朵般輕盈飄逸、蘊藏著無窮盡的變化,又如大山般在好似溝壑和叢林的褶皺中流淌著溫厚巨大的能量。
林芳璐告訴我們,LOEWE基金會的一位評委給了她這樣的評語:「他們發現遙遠的東方還有一門這樣有千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並依然被當地人製作和使用著。我將它學習過來,又用當代的審美方式向他們重新展現,這是非常珍貴的。這對我是一個巨大的鼓勵,讓我知道這個方向我是可以繼續走下去的。」
大山中採擷的古老工藝
林芳璐在作品《SHE》中所採用的古老工藝是雲南白族的扎染。那還是在2014年,正在中央美院就讀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的林芳璐,為了創作畢業作品來到雲南,尋找她之前從資料和網絡中查看到的扎染工藝。
這一天,在一個個村落之間尋訪采風的林芳璐走進了一間小小的扎染作坊,眼前的一切讓她呆住了。「那其實是一個挺小的作坊,我推門進去時恰好看到地上堆積著如小山一般的、縫扎在一起的扎花布,和我之前在網上或其它資料裏看到的完全不一樣。」林芳璐至今依然難掩她當時看到扎染布料時的震撼,明明是柔軟的布,卻彷彿被注入了某種力量,讓它們如山石般堅強地矗立在那裏。隨手拿起一塊縫扎起來的小布,又會看到上面像是由無數的小山丘組成,每一塊布料又都不盡相同,自成一道風景。
林芳璐當即決定要留在村子裏親手學習這種有數千年歷史的扎染布工藝。看到她這位遠方來的年輕姑娘居然想留下來學習手藝,當地質樸的村民阿嬤們開心熱情地接納了她,手把手開始教授這位在她們看來,可能讀慣了書,手有些笨拙的晚輩。
林芳璐住在了村子裏,背靠青山,前方流淌著蜿蜒的小河,一切如此安靜與質樸。像無意間闖入了一處桃花源,每日與身著美麗民族服飾的阿嬤們坐在院落裏,一邊用針將棉布縫製捆綁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一邊愉快地聊著天、唱著歌,休息時還可以享用各自從家中帶來的香甜瓜果。直到夕陽西下,阿嬤們才會停下手中的縫製,開始要去為家人準備晚餐了。
學習過程中,林芳璐發現原來白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扎染技藝的傳承基本靠口傳面授,如果這些阿嬤的後人不再學習和從事這門手藝,那它們就可能永遠消失了。見此情形,林芳璐開始記錄整理和歸納總結白族扎染工藝。「我記錄下了他們十幾種不同的扎法,染完後會呈現出不同的紋樣。我將它們放入我自己的創作中,成為了我的研究生畢業作品的一部份。」
在林芳璐的作品中,我們看到這些縫扎技法在布料上形成的各種起伏繁複的紋理圖案,正是那一針一線不厭其煩地反覆縫製綁扎,讓柔軟的布料逐漸堅硬挺括起來,像是用柔軟的泥土塑造成了美麗的雕塑,讓質樸天然的材質和工藝,在融入現代設計思路之後,呈現出一種別樣的時代感和力量感。
痛並快樂著
在通常的扎染工藝中,布料縫扎的步驟是為了在染製時讓布料的受色不均勻,從而形成獨特的圖案和紋樣。染色之後拆開縫線,再經沖洗晾曬,帶有美麗花紋的布料就可以製作成服裝等物品。但在林芳璐的作品中,縫扎被永久地保留了,甚至成為她創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份。「我希望人們能從中看到扎染製作的不易,了解它都是經歷過怎樣的過程,否則不會有人知道那些女性為此付出了多少辛勞。」
如今林芳璐製作的扎染作品已經成為了藝術品,被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國家美術館等著名機構收藏,還屢屢出現在各類時尚和設計主題的展覽會上,但學習這門手藝的艱辛過程仍讓她念念不忘:「扎染其實是個沉重的體力勞動,縫扎之後還要反覆去染和沖洗多次。」林芳璐當年去雲南學習扎染時已是深秋初冬,染缸中的靛藍染液冰冷刺骨,手卻要一直浸泡其中。縫扎在一起的,一捆一捆的兩米乘三米的布料,浸濕之後會變得很沉重。林芳璐每天都要把很多這樣的布料放進染缸再拿出來,沖洗晾曬之後再進行染製,完成一塊布料要反反覆覆好多次,累到腰酸背痛。
「我覺得扎染重新塑造了我的性格。」在二十多歲剛接觸扎染時,林芳璐像許多年輕人一樣,有著對未來的焦慮,做事急於求成。可扎染就是這樣一種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工藝,讓人不得不慢下來將一切交給時間。「現在我可以慢慢的、安靜的去接受這個過程,甚至覺得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它磨掉了我的棱角,淡化了我的焦慮,讓我整個人可以更加放鬆下來,這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改變林芳璐藝術生涯的時刻,就在這樣淡然安靜的歲月中發生了。林芳璐研究生畢業之後,在北京找到了一處足夠大的空間作為工作室,她的腦海中不禁又回憶起了在雲南時的種種經歷,那裏綿延的崇山峻嶺,川流不息的河流溪水,以及來自當地女性那堅韌耐勞、醇厚善良的品格,都讓她有了要製作一件大體量作品的衝動,而這件作品就是她後來獲得LOEWE基金會工藝大獎的《SHE》。
林芳璐沒有染製這件作品,讓它保留了純棉布的原色,只是耗費整整四個半月的時間不停地縫扎著布料,將一個個如刺繡和雕刻般的紋樣層層堆疊,逐漸讓其厚重凝固起來,像是在塑造她記憶中雲南的大山,又像是在構建一座豐碑,以紀念那些為家人無私奉獻,畢生辛勞的女性們。林芳璐將自己的對扎染這門古老工藝的熱情與對雲南白族婦女們的敬意交織起來,不僅完成了《SHE》這件令人讚歎的作品,更讓這種為纖維賦予體量和肌理的創作方式成為一種帶有個人風格的思路和理念,創作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座椅、燈具等其它藝術品。
在獲得LOEWE基金會工藝大獎之後,林芳璐的作品受到更多西方藝術設計領域的關注,她與藝術+上海畫廊和英國的Sarah Myerscough Gallery藝廊合作,舉辦了多場個人展出。最近一場在上海舉辦的主題為《切膚之上》的展出中,林芳璐不再拘於往常使用的原色和傳統靛藍染布料,以紅色、黃色和紫色等更為豐富的色調,在起伏蜿蜒的皺褶之間記錄下女性所蘊含的巨大的孕育生命、仁慈溫暖的力量,令人在心生震撼與敬意的同時,也不禁想去觸摸和親近。
如果選擇一個詞來形容扎染工藝和林芳璐的作品,也許「純粹」是最合適的。「純粹」來自天然的材質,使用「純粹」的手工來一步步踏實地完成,而她在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針一線的縫扎,一染一洗的染製過程中,心境也逐漸變得「純粹」起來,那是種簡單的幸福,不會因時光流逝、世事變遷而黯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