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寄語: 美之道
本期《品位》我們將從東方文化的源頭《詩經》開始,去領略一份歷經三千年時光積澱而成的令人回味無窮的美。《詩經》中的文字清雅柔潤、激蕩迴旋,其中的情感淳樸真摯、生趣盎然,影響了後世無數的文人墨客,如孔子所雲:「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在此,《品位》的藝術家特別打造的一組以《詩經》為靈感的視覺藝術作品,將這份久遠的美帶到現代,讓源於宋代畫作的靜謐素雅的氣韻融入西方古典油畫的光影之中,帶來一縷穿越千年的悠長餘韻。
每當我們陶醉在這份曾經的美感之中,總會心生一份憧憬和感念,在數千年的光陰中,是怎樣的機緣和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讓這樣的美得以傳承延續,讓今天的我們依然可以獲得這份美的享受。來自日本的漆藝大師鳥毛清與他的臺灣學生陳愷靜,正是兩位這樣美的傳承者。他們在近十年的光陰中,於臺灣開課教授傳統漆藝,尤其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沉金。那在瑩潤深邃的漆面上閃爍著的金色光芒,如星辰寶石般組成了優雅華美的畫面,去掉了華麗繽紛的色彩,簡約而空靈,帶給人無限的遐想,也吸引著像陳愷靜這樣的年輕藝術家,被它的美所打動,成為它的傳承者。
同樣因美而致力於將古老技藝延續創新的,還有現任玉世家品牌CEO的鄭勝琦先生,他是一個珠寶世家的第三代傳人,年幼時便對玉石翡翠的美情有獨鐘。玉的精巧玲瓏、溫和水潤,在他心中一直代表著東方文化中的君子美德,讓他願意耗費多年時光與玉雕工匠們協作,打造出一系列巧奪天工的玉雕作品,並在遵循傳統工藝與文化內涵的同時,為玉雕賦予了當代的精神與風格,令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畫家梁震明的畫作中,我們也感受到了這種新的力量。在中國文化中,石頭是大自然在漫長歲月的流淌中所打磨出的藝術品,石頭的堅韌雄渾,玲瓏挺拔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梁震明也是一位喜歡描繪山石的藝術家,他用水墨真實地體現出海岸邊歷經波濤激蕩的礁石那細膩豐富的肌理。他喜愛誦讀的古詩詞,對中國古老水墨畫數十年的研習,以及從古代文人墨客身上獲得的瀟灑快意的情懷,都鐫刻在了山石上,飄遊在海波和氤氳的雲霧之間,傳遞著久遠而依然動人的美感。
本期我們還將回顧路易威登過往十年舉辦早春秀所選擇的秀場,從而探索時尚與經典建築設計之間的聯繫。美國傳奇珠寶品牌蒂芙尼,則在東京上演了一場盛大絢麗的回顧展出,追溯品牌一路走來與電影、設計等藝術領域結下的不解之緣,以及在珠寶行業留下的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樣來到日本一展身姿的,還有Weekend Max Mara Pasticcino甜點包,與日本傳統紡織和編織工坊的通力協作,讓這款可愛的經典包款散發出濃郁的和風氣息。
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那些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無論音樂還是繪畫,建築還是文學,都是耐人尋味的、發人深思的,有著哲學般對宇宙、天地、生命的深刻感悟,從而才能超越時空的隔閡,讓今天的我們,乃至未來的人們依然可以沉醉其中,始終產生著深深的情感和心靈上的共鳴,從中獲得著力量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