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querware-1

幽深中的金彩光芒

一種古老迷人的技藝,交織起遠隔重洋的兩代人的美好心願,攜手將這份恆久之美延續下去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瑩潤深邃的漆面上閃爍著熠熠的金色光芒,如推動著茫茫夜空中的漫天群星組成了華美細膩的畫面。在漆藝中有這樣一種奇妙的工藝,無論是玲瓏多姿的花草庭園,還是可愛生動的鳥獸蟲魚,皆在那纖毫畢現的金色點線中閃耀出恆久優雅的光芒。

這種古老的工藝名為沉金或戧金,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工藝技法在元代時從中國傳至日本,成為日本國粹漆藝中一個重要的門類。日本漆藝大師鳥毛清正是日本當代最負盛名的戧金大師之一。他的作品風格精細而靈動,華美又不失妙趣,還曾自己寫下故事,用戧金工藝將其描畫為繪本,令戧金工藝那黑與金的夢幻高貴的世界中,擁有了一份更為豐富動人的藝術表現力。

lacquerware-7
鳥毛清老師在製作沉金藝術品,神情專注投入。

以刀入漆

粗略看去,戧金與人們熟知的蒔繪漆藝有些相似,但細看會發現差別很大。蒔繪通過灑金粉來為漆面著色,所以可以看到明顯的、均勻的顆粒感;戧金則更像是用針筆繪製而成。漆藝藝術家會先用刻刀或針錐在光滑的漆面上以一個個點、一條條線來雕刻出畫面。如同東方傳統水墨畫,每一次下刀皆會留下獨一無二且不可修復的痕跡。在一點一線,一個停頓、一個轉折中,不僅體現出作者技法上的嫻熟,更需將心境和修為注入其中,形成一種獨有的氣韻。

lacquerware-9
陳愷靜在製作沉金藝術品,需要在光滑的漆面上用刻刀先刻出痕跡。

「戧金的感覺也很像西方的素描或金屬蝕刻版畫,它相對來說很單純,因為它斷捨離掉了很多東西,就像從鑲嵌著螺鈿,髹塗著彩漆粉、灑滿金銀碎粉的那個很奇異繽紛的漆藝世界,跳進了一個黑白的世界。」陳愷靜是臺灣一位年輕的漆藝藝術家,目前主要的創作方向和手法便是戧金,而她師從的正是日本漆藝大師鳥毛清。

若要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此訂閱,謝謝!(若已訂閱,請登錄

這個故事出自《Magnifissance》126期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