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境禪心 食之本味

在「食養山房」用過餐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世間真正的美食正如美景一般,自然存在於天地之間,只有拿出一顆本心方可品到。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前些日子,一位友人跟我們說起了他在臺灣一家名叫「食養山房」的餐廳用餐的經歷。「餐廳的屋舍與周圍的山野完全融為一體,寧靜的像是一個修行的地方。菜品吃到嘴裏是道地的中餐味道,可又有西餐的形制。」聽了友人繪聲繪色的描述,我們不禁滿懷好奇,這「食養山房」究竟是怎樣一家餐廳呢?

終於聯繫上了「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先生,我們首先問起他為甚麼要給餐廳命名為「山房」。「也沒甚麼特別的理念,『山房』從前指的是古時高士的山居住所, 這名字應該也是對那樣生活的一種嚮往。」林先生的回答自然、平和,宛如一位歸隱山林的出世之人。

曾經是一位建築設計師的林先生在不惑之年突然有了「卸甲歸田」的想法,於是拋下了半生的事業和成就,真的在台北附近的新店尋了一處山林住了下來。每天就是沏茶讀書、修身養性,靜觀天外雲卷雲舒,日子倒也逍遙自在。偶爾有友人來訪,因為位置偏僻,林先生只能自己下廚做幾道私房菜招待,誰知竟大獲好評。轉眼間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打著「朋友介紹」的名號跑來一飽口福。就這樣「家」一點點地變成了「餐廳」,後來成了當地的一道盛景。

林炳輝在山房靜心泡茶,一派超然世外的氣象。

如今,經過近二十年的經營和兩次搬遷,「食養山房」在台北東北方的汐止安頓下來。規模自然比過去大了許多,林先生也從「孤家寡人」變成了數十位員工的老闆,而唯一不變的是「食養山房」那份隱於山野間的淡然寧靜之意。跨過小橋流水,穿過密林芳草,一幢頗具設計感的兩層別墅,與周圍的山野自然地融為一處。屋舍深木色的簡潔框架,幾乎取代了牆壁的落地玻璃大窗,令室內的空間和戶外聯通地毫無滯澀。屋內的鋪地榻榻米,席地而坐的矮桌,偶處一角的老櫃案几,則共同演繹出一個質樸靜謐的「禪」字。原來這「食養山房」不僅養胃,還更養心。

若要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此訂閱,謝謝!(若已訂閱,請登錄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