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殘缺的藝術
古老的金繕工藝,可以重塑破碎的器物,也治癒了藝術家的心靈
「瓷器上的裂縫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其中記錄著過往的艱難困苦,這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特質,是使我們每個人變得獨一無二的因素。金繕是可以讓那些痛苦的經歷和遺憾變得美麗的藝術。」
——Naoko Fukumaru
生於日本一個古董拍賣世家的Naoko Fukumaru,長大後很自然地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文物修護師。她曾參與過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羅丹的《思想者》和《圖坦卡蒙之墓》等藝術珍品的修護工作,還曾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館中工作過。不過身為日本人的Naoko卻從未鑽研過源於自己故鄉的金繕工藝。
金繕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瓷器、玉器修復方式,更像是一種對破碎器物的再次創作。它將瓷器、玉石等破裂的碎片先黏合填補起來,再用類似漆器的技術,經過上漆,加入金、銀粉,拋光等一系列工序,使器物不僅從形態上得以完善,完全恢復之前的功能性,甚至還能呈現出比之前更加美觀、更具藝術感的外觀。
2019年,對於定居在加拿大的Naoko來說,是峰迴路轉的一年。她結束了一段二十一年的感情,精神幾近崩潰。就在她被悲傷、迷茫、無助等各種負面情緒糾纏之際,有一天,一位溫哥華陶藝家發來一封電子郵件,詢問Naoko是否即將要成立一間金繕工作室。
Naoko之前主要從事西方藝術品的修護,如今突然有人問起金繕,這不禁勾起了Naoko一些在日本的年少時的回憶。她開始查閱相關資料,看到那些破碎的器物,在工匠們巧手的修補下,洗盡了過往的傷痕,在蛻變中獲得了新生,並被注入了新的靈魂和意義,Naoko突然感到一種強烈的共鳴,此時的她又何嘗不是一件亟待修復的破碎品呢?她立即訂購了一本關於金繕工藝的書籍,開始了一段全新的器物修復和自我修復的歷程。
一年之後,Naoko的金繕工作室成立了,許多人來到這裏後發現,原來世間竟有這樣一種能將過往的殘損和缺憾化作美麗和成長的技藝。而在Naoko眼中,凝結著過往無數日本工匠智慧與哲思的金繕,不僅是一種修復工藝,更是一劑治癒人心的良藥,能教會人去接受和釋懷那些過往的傷害和不完美,成為更好的自己。下面就隨《品位》一起走進Naoko的金繕療癒世界吧!
您是如何與藝術品修護結緣的?
我出生在日本京都一個古董拍賣世家,我是家中的第三代。我父親經常從他的拍賣行帶回一些破損的瓷器、陶器進行修復,我母親會拿修好後的器皿來盛飯菜。我在藝術品和古董的環繞下長大,從小就試著修復物品,後來我把這份興趣變成了職業。
我曾在英國倫敦的West Dean學院學習陶瓷保護和修復,畢業時獲得了陶瓷和玻璃修護碩士學位。之後,我曾在底特律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及美國、歐洲、埃及和日本的其它機構和著名博物館擔任了二十多年的專業陶瓷和玻璃修護師,我覺得這是我命中註定要做的事。
相比您之前從事的西方藝術品修復,金繕有哪些不同之處?
修復材料、工藝和理念都完全不同。西方的做法是把破損和痕跡隱藏起來,讓瓷器像是從未被打破過。金繕則通過各種方式,甚至使用黃金來讓那些破損的痕跡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美感。這個過程會教會人們接受瓷器的脆弱和不完美,由此也可以學著接受自己的缺陷、痛苦和不完美。
瓷器上的裂縫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其中記錄著過往的艱難困苦,這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特質,是使我們每個人變得獨一無二的因素。金繕是可以讓那些痛苦的經歷和遺憾變得美麗的藝術,我們可以跟隨它去見證一段從破碎到美麗的轉變,發現原來有時物品會因破碎而變得更美。
在學習金繕之後,您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金繕讓我不再隱藏自己的問題,並學會將弱點轉化為優點,這讓我的生活變得敞亮起來。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它的因果,遭遇的困境並非是偶然的,那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更堅韌、更懂得感恩的人。當我明白這些之後,我不再有壓力了,我覺得我終於可以做自己,去享受生活了。
金繕讓您發生的改變,是否也曾發生在別人身上?
我的一位客人打碎了一個茶杯,這個茶杯對他妻子來說很重要,讓她又傷心又生氣。這位丈夫很愧疚,他沒有選擇去買一個新茶杯,而是來找我用金繕修復它。當這對夫婦收到我修復好的杯子時,他們高興地哭了起來。不僅杯子修好了,丈夫彌補了他的過失,夫妻的關係也因為經歷了這場波折而變得更加牢固。金繕讓他們學會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並從中找到美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