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四種傳統生活習俗 打造健康生活
在每日的飲食和沐浴等生活基本需求中,長期堅持良好的習慣,讓身心在不知不覺中獲益匪淺。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想獲得健康快樂生活的秘訣,往往在一些尋常的生活習慣之中。近來,一種東方文化中倡導的“專注”的生活方式,正在西方悄然流行。這種思想起源於中國的儒家文化,在荀子的《勸學》一文中,便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名句,說的就是專心致志和一心一意的力量。
後來,這種思想傳到了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其他國家,也深深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如今,許多在中國流傳千年的習俗和禮儀已經被人漸漸遺忘,但在日本和韓國卻依然保留著,他們在烹飪、飲食、沐浴、品茶等方面形成的習俗,代代相傳,始終如初。而這份堅守也給了當地人豐厚的回報,例如:日本就成為了全球最長壽、最健康的國家之一。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充滿了一種帶有禪意的儀式感,正如儒家所提倡的“禮”。這種如今看來有些死板的禮儀,事實上,是一種對人品格意志的磨練,讓人從日常行為中養成規範和自律,從而自然達到專注於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穫和快樂。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探究四種東方,尤其是當下日本人依然在日常生活中遵從的傳統習俗,在每日踐行中,獲得健康的身心吧!
一、促人精進的日式素齋(Shojin ryori)

一千多年前,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同時也將食素的戒律帶到了日本,並在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名為Shojin ryori。“ Sho”表示專注,“jin”是指勇往直前,“ ryori”意為料理,綜合起來解釋,可以稱之為能讓修行精進的料理。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相關文章

曠境禪心 食之本味
在「食養山房」用過餐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世間真正的美食正如美景一般,自然存在於天地之間,只有拿出一顆本心方可品到。

失落的神秘
當我們長舒一口氣終於度過了2012的「世界末日」,那關於瑪雅的神秘吸引力卻並未因此而褪卻,反倒愈加強烈。

可可·香奈兒的東方情緣
時尚傳奇香奈兒成就了舉世聞名的Chanel品牌。而她無盡的創作靈感與才華,竟一直牽繫著濃濃的東方情懷。

師從中國御廚的洋廚師
在紐約中餐廳Kings County Imperial,主廚Josh Grinker能讓你一品中國御膳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