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藝術的新生

提起歐洲裝飾藝術,人們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恢宏的壁畫,精雕細琢的廊柱、天頂,以及教堂裏莊嚴神聖的彩繪玻璃窗。至20世紀中期,這些曾經輝煌了幾百年的藝術形式,在二次世界大戰,工業革命等一系列歷史劇變的衝擊下,逐漸走向衰落。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當我們來到Gorman Studios的時候,望著眼前正在忙碌著的藝術家們和他們面前巨大的玻璃板,很難看出,這間成立於80年代初的工作室,正在創造當代最傑出的裝飾藝術作品。只有當作品完成時,這些中式藝術風格的裝飾品,鍍金玻璃彩繪,中國漆面屏風等,才會煥發出動人心魄的魅力。而這裏的主人Peter Gorman則是當今世界最傑出的古典裝飾藝術家之一。

「動物園」主題的房間屏風,飾有鈀金葉、水墨以及日本漆油彩繪。

在上世紀50年代,藝術家Isabella O’Neil在紐約開辦了一家藝術工作室,結果大獲成功。隨後,她的得意門生Gail Lawrence又把裝飾藝術帶到了加州的舊金山。當只有二十幾歲的Peter,剛開始接觸到一些在大理石和木材上畫裝飾畫的項目。他想找一所學校來學習這方面的技藝,結果,他遇到了Gail Lawrence。

時至80年代,Peter回到溫哥華,成為了當地第一位裝飾藝術畫家,並成立了Gorman Studios,他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好運氣,「我是世界上少數的,恰好有天賦來成就自己最喜歡的事的人。」此外,Gorman Studios的成功,還和14年前的一次偶遇密不可分。「我去了一趟維也納的美泉宮,得知他們正想要修復兩間裝飾有中式漆製壁板的房間,但在歐洲卻找不到能勝任的工匠。」

若要查看全部內容請點此訂閱,謝謝!(若已訂閱,請登錄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pinterest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witter

Inspired by Ancient Wisdom

探尋經典之美

shenyunzuopin